大学毕业,可以不写传统的毕业论文吗?近日,有网友称,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在本科生毕业要求上,规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可以网文平台签约作者身份发表的网文作品代替学位论文,从而获得毕业资格。
实际上,以“多样化论文”代替传统毕业论文的做法,在很多高校早就出现。如温州大学为鼓励学生创业,可以用创业成果来代替毕业论文;在浙江工商大学,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已在公开出版的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字数在3000以上的论文,经评审推荐可替代毕业论文。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允许以网文代替学位论文,也并非自今年开始。
一方面,打破“唯论文”的毕业生考核方式,相关讨论和呼吁其实已出现了很多年。高校的尝试,其实也是对社会呼声的积极回应。但另一方面,当一些学校就此展开实践时,又容易引起争议。像以网文代替学位论文,一些人就认为这是否是学校刻意降低了毕业门槛?但其实,单论难度,成为一家网文平台的签约作者并发表网文,相比于创作一篇毕业论文,反而要求更高。道理很简单,能够创作毕业论文的大学生不少见,但在学生阶段就成为平台签约作者的,明显要少得多。
因此,看待学生毕业论文“多样性”创新,关键或不在于去探究难度、门槛的高低,而是需要反思学校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像本科毕业论文,其本身的学术含金量本就不可高估,主要考验的还是学生的一些基本的学术常识规范和信息搜集能力。但是,严格的学术训练,往往并不是每个本科生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也不应该成为本科教育的唯一追求。可以说,对于大多数本科阶段的学生而言,这四年主要还是一个走向社会的“过渡期”。那么,如果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够有一些更偏重于社会实践的能力被培养出来,这同样可以说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成功。
比如,大多数中文系的必修课都是包含创意写作或是写作理论的,如果可以在毕业论文中研究苏轼、研究甲骨文,那么既然网络文学创作同样是一种“文学的实践”,学生自然也可以将“自己的写作”作为研究对象。
并且,从毕业生的角度来说,相比一篇“浅析”“浅议”的毕业论文,一本20万字的原创小说更能被称为自己的“代表作”,也更像是文学给ta留下的赠礼;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网络文学在市场和文化传播方面都潜力巨大,高校通过设置这样的考核标准引导学生发掘自我,适应社会需求,同样起到了一定的“桥梁”作用。更何况,不“唯毕业论文”,也并不代表对学生学术写作能力要求的放松。这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培养和检验。
因此,一些高校和专业,能够敢于打破“唯论文”的评价标准,这应该得到鼓励。只要在考核标准设置上做到科学严谨,我们应该乐见多一些这样的创新。当然,具体如何创新,这本质上关系到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的考量。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厘清了,毕业生考核和评价标准的设定,就自然能够更科学。(朱昌俊)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大学毕业,可以不写传统的毕业论文吗?近日,有网友称,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在本科生毕业要求上,规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可以网文平台签约作者身份发表的网文作品代替学位论文,从而获得毕业资格。
实际上,以“多样化论文”代替传统毕业论文的做法,在很多高校早就出现。如温州大学为鼓励学生创业,可以用创业成果来代替毕业论文;在浙江工商大学,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已在公开出版的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字数在3000以上的论文,经评审推荐可替代毕业论文。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允许以网文代替学位论文,也并非自今年开始。
一方面,打破“唯论文”的毕业生考核方式,相关讨论和呼吁其实已出现了很多年。高校的尝试,其实也是对社会呼声的积极回应。但另一方面,当一些学校就此展开实践时,又容易引起争议。像以网文代替学位论文,一些人就认为这是否是学校刻意降低了毕业门槛?但其实,单论难度,成为一家网文平台的签约作者并发表网文,相比于创作一篇毕业论文,反而要求更高。道理很简单,能够创作毕业论文的大学生不少见,但在学生阶段就成为平台签约作者的,明显要少得多。
因此,看待学生毕业论文“多样性”创新,关键或不在于去探究难度、门槛的高低,而是需要反思学校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像本科毕业论文,其本身的学术含金量本就不可高估,主要考验的还是学生的一些基本的学术常识规范和信息搜集能力。但是,严格的学术训练,往往并不是每个本科生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也不应该成为本科教育的唯一追求。可以说,对于大多数本科阶段的学生而言,这四年主要还是一个走向社会的“过渡期”。那么,如果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够有一些更偏重于社会实践的能力被培养出来,这同样可以说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成功。
比如,大多数中文系的必修课都是包含创意写作或是写作理论的,如果可以在毕业论文中研究苏轼、研究甲骨文,那么既然网络文学创作同样是一种“文学的实践”,学生自然也可以将“自己的写作”作为研究对象。
并且,从毕业生的角度来说,相比一篇“浅析”“浅议”的毕业论文,一本20万字的原创小说更能被称为自己的“代表作”,也更像是文学给ta留下的赠礼;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网络文学在市场和文化传播方面都潜力巨大,高校通过设置这样的考核标准引导学生发掘自我,适应社会需求,同样起到了一定的“桥梁”作用。更何况,不“唯毕业论文”,也并不代表对学生学术写作能力要求的放松。这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培养和检验。
因此,一些高校和专业,能够敢于打破“唯论文”的评价标准,这应该得到鼓励。只要在考核标准设置上做到科学严谨,我们应该乐见多一些这样的创新。当然,具体如何创新,这本质上关系到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的考量。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厘清了,毕业生考核和评价标准的设定,就自然能够更科学。(朱昌俊)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儒林外传聊斋志异红楼梦
夫物纷扰,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小说创作是娱乐的消遣物,可以天马行空,睡觉前安静读一读,掉在地上不知道的就是休闲小说。论文专业,严谨,有自身...夫...
选择一篇小说进行研究,可以深入挖掘作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有助于全面理解并深化对小说的认识。同时,研究过程也能增强研究者的文学素养,...
这个最主要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统一规划一定收到束缚和限制,还不如好好比对电影和原著的区别异同,深入思考那些触动了你的,一定会写出好的东西的。最主要...
这很简单啊,因为小说和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他们的写作方式不一样,所以会写小说不会写论文是很正常的。论文是议论性的,大多数人都不能把握重点,然后写不...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
题主这个问题,问题很具体,有的放矢国内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电影化改编,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领域。我这里挂一漏万,说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谨供参考。立论方向...—...
[最佳回答]这个属于举例论证
从word里打开一篇论文,比如这句话我是引用的,我需要给它添加标注。2、先把鼠标光标放在这句话后面,点击引用,选择插入尾注。3、点击这后文章最后面会出现一...
扫除零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