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陈鹏
新闻学博士生马平川的20万字毕业论文,正在盲审中。
盲审通过后,论文还要交由学校抽检。这之后,她才能开始答辩。此刻,她忐忑不安地等待结果,“我和导师压力都很大”。
临近毕业季,鲜在微信群里发言的导师提醒毕业生们,“认真准备论文答辩,不要掉以轻心”。
一个大趋势是——论文盲审、抽检力度越来越大。
从近两年开始,江苏大学等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100%“盲审”。论文查重方面也更加严格,查重甚至包括了中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部分。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再次确认: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加大高校评估整改督导复查力度。
前不久,南昌大学对网友反映的一篇存在问题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表示“零容忍”:自2022年起,停止该导师研究生招生资格,同时组织专家对该论文进行重新评审。
论文盲审、抽检究竟该如何进行?什么样的论文会被判定为“不合格”?盲审、抽检趋严后,毕业更难了吗?
最大程度避免人情干扰论文的盲审和抽检,采取由工作人员根据论文研究主题、关键词等少量信息进行“指派”同行专家的办法,这有效避免了“拉关系”“找熟人”等不正常现象,保证了程序上的公平公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世奎认为,这是当前最合适、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避免人情干扰。
实际上,盲审和抽检趋严,有迹可循。各省份和高校对硕士论文的评审工作也更加重视。
随着学术不端事件不断被曝光,原本以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为主的盲审、抽检,延伸至本科毕业论文。
2021年1月,教育部发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未来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将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该《办法》提出,对查实涉嫌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毕业论文,将依法撤销已授予学位,并注销该学生的学位证书。
“很多高校会在论文答辩之前,依托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平台送审部分甚至全部论文,进行双盲评审。此外,在论文答辩完之后,学术论文会面临国家或省市的抽检。也有的高校内部会制定‘往回看’的抽检办法,进行自我质量把关。”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传毅介绍。
“保障论文质量根本要依靠导师指导和学生努力。”王传毅介绍,答辩前,盲审一般会送3位以上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进行评阅,若评阅成绩不理想,可能让申请人对论文进行修改,延期答辩,评阅通过后进入答辩环节,答辩由5到7位专家对答辩人的报告和论文进行评议,最后对论文进行打分。
即便毕业生顺利通过盲审和答辩,拿到毕业证,还有一道论文抽检环节。
2014年发布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规定,学位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检比例为10%左右,论文是直接从国家图书馆进行调取。2018年随机抽检博士学位论文6572篇,占全国总数的比例为10.4%。
记者调查发现,根据各学历层次论文抽检办法,虽然不同学历层次、学科门类的抽检评议要素各不相同,但论文判定方法基本一致:只要累计两位专家给出“不合格”的评议意见,该论文便为“存在问题论文”。
严格的评审制度环节有助于论文质量的提升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曾以全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专家评阅意见为研究对象,调查发现不合格学位论文大致存在六大问题,包括:“作者科研能力不足”“论文规范性欠缺”“论文创新性和价值性不高”“文献综述质量较低”“作者学术态度和行为不端正”及“选题意义和严谨性不够”,占比分别为38%、29%、13%、8%、7%和5%。
除了个体差异之外,部分学科也是出现“问题论文”的重灾区。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6)》显示,2015年的抽检中,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的比例分布在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门类的比例超过10%,管理学比例超过9%,法学超过7%,其他均在5%以下。
王传毅认为:“新增的学位授权单位或高校中学科实力较弱的单位容易出现论文抽检不合格。此外,专业性弱、门槛低的‘软科学’更容易出现不合格的论文。”
抽检的目的何在?王传毅坦言,严格的评审制度环节有助于论文质量的提升,但是抽检只能解决论文质量的底线问题,解决不了高线问题,而产出真正推动科学进步、产生巨大经济和科技效益的论文一定不是靠抽检所保障的。“研究生质量培养的重点,应放在导师指导和培养环节优化上。当抽检本身承担了评判论文是否通过的责任,会在一定程度弱化导师和培养单位的主体意识。”
应建立问题论文的申诉复议制度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收到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反馈的该校2018至2019学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抽检结果全部合格,博士学位论文总体质量趋好。“抽检率达到15%,是近年来抽检数量最多的一年。”
随后,该校研究生院官网通报称,从2020年获得硕士学位的2980篇学位论文中抽取520篇进行了校外同行专家双盲评议。抽检的学硕论文103篇,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3篇;抽检专硕论文417篇,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23篇。通报提醒“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相关单位,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按时提交存档。
从评审专家的角度看,论文质量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对论文质量的评价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专家个人偏好不同、评价尺度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赵世奎坦言,比较而言,理学、工学等学科论文评价的共识度明显高于教育学、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当前论文抽检还存在学科匹配精度的问题,即被抽检论文很难精准匹配到同行。即使是按照二级学科或论文关键词匹配,也有可能送在‘最熟悉的陌生人’手里,特别是对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论文,论文抽检有造成‘误伤’的可能性。例如,同样是做车辆研究,有人做新能源电池,有人做无人驾驶,方向差异非常大,需要针对交叉学科制定专门的论文抽检办法。”王传毅说。
“从博士生的角度看,在确定论文选题、设计研究内容和路径的过程中,为了迎合不同专家可能存在的评审品位的差异,部分博士生可能会更加倾向于选择相对保守、传统的策略,形成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学术氛围。”赵世奎透露。
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她的博士毕业论文曾在盲审中被判定为“不合格”论文,经过个人申诉后,由学院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重新评审。由于论文质量过硬,该论文还被评为学校当年优秀博士论文。
有研究指出,同行评议并非完全客观,其效度和可靠性备受关注。如何避免论文在抽检和盲审中出现“被误伤”?
在盲审的规则约束下,提高评审质量的关键,一方面在于同行专家的遴选,应尽可能做到“小同行”;另一方面应建立问题论文的申诉复议制度,对于少数专家评价意见存在较大分歧、明显差异的“非共识”论文质量,重新作出审慎裁决。赵世奎建议,从长远的制度设计看,变盲审为明审,同时将论文评审专家及其评审意见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不仅有利于提高评审专家的匹配度,对论文质量作出更客观科学的评价,也有利于营造客观公正负责任的评审文化。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17日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 为了完善我国学位法律制度,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提升学位工作质量,教育部研究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并于近日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学位申请人在学位授予单位学习期间以及学位申请、同行评阅、答辩过程中存在学术不端、作伪造假等行为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可以作出不授予其学位的决定。
对于已经获得学位者,《学位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列出了三种情形,在获得该学位过程中有三种情形之一的,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决定,由学位授予单位撤销学位,收回或者宣布学位证书无效。
这三种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存在严重剽窃、伪造、抄袭、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质量不符合标准的;以冒名顶替、徇私舞弊等非法手段取得入学资格或者毕业证书的;在学习期间存在不应当授予学位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
《学位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同时明确,受教育者对于不受理本人学位申请、不授予本人学位的决议或者决定不服的,学位获得者对于撤销其学位的决议或者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诉。
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授予学位的决议和决定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提出异议。
学位授予单位应当在收到申诉或者异议之日起九十日内进行复核并作出复核决定。对复核决定仍不同意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学位授予单位在作出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的决定前,应当听取学位申请人或者学位获得者的陈述和申辩。
相关问答
可以改毕业论文被导师打回要求修改是研究生阶段常见的情况,其中涉及到论文查重等问题。论文查重是确保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的重要环节,通过进行比对发现论文中...
回答:论文复议通过率不高。1.因为论文复议需要更严格的评审标准和程序,并且评审人员更加专业,明确、严格地把关。也会对论文的瑕疵或者未完成的部分提出更高...
论文答辩复议理由填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我的论文答辩被评为不及格。2.原因可能包括论文内容不完善、研究方法不够严谨、数据分析不准确等等。根据具体情况...
根据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复议毕业论文的审核专家是能够看见已审核专家的意见的,因为他们是在审核专家的意见基础上再对毕业论文进行复议的。根据我个人的观点来...
论文盲审如果没有通过,通常会有不通过的理由,作为论文作者是会被告知评审专家提出了哪些意见,为什么不通过的。如果对专家提出的意见不认可,可以申请复议,这...
1.如果盲审被挂,首先与导师联系沟通,对外审评委的意见进行研究,评判是否客观准确。2.对导师提出申请复议的想法,征得导师同意,导师需要为你写复议申请交到...
房屋征收和补偿是市、县人民政府的职权。征收决定也是由市、县人民政府的名义作出的。所以,如果申请行政复议,应当向作出决定的市、县人民政府的上...
《行政诉讼法》规定,经复议的案件,行政复议案件被撤销的诉讼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因此,不服该...
(1)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完全出于自愿;(2)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必须是在复议决定作出之前;(3)申请人什么叫行政复议不撤诉撤回行政复议申请必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政管理相对人选择了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申请行政诉讼。第二种情...